自上而下 or 自下而上?企业部署RPA的2种策略

企业部署RPA,究竟应该选择“自上而下”还是“自下而上”模式?二者孰优孰劣?到底怎样部署RPA才会使效用与利益最大化?“

自上而下

“自上而下”常被认为是企业部署应用的经典模式,也是目前企业部署RPA最常见的策略。

持该策略的组织会认为RPA真正的价值存在于企业级大规模有组织的部署中。

01

策略优势

1.有利于RPA在组织的快速推进与全局推进。

2.实施效果更完善。组织有计划部署设计严密的RPA实施计划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公司运营效率,将错误率降至最低。

3.有利于企业战略性地应用RPA。单一技术的利用不足以获取更高价值,从长远来看,战略性地应用RPA将会使企业受益更多。

02

面临挑战

1.容易忽略对员工的引导,使RPA遭致误解。自上而下的模式,通常带有某种“命令”色彩,有时为了推进一个项目,容易忽略RPA部署中“人的因素”,没有考虑到将来的角色、流程、任务和工作方式的变化如何影响员工,所以会遭到员工的不解。

2.员工对自动化的认同感较低。员工常处于被动接受命令中,甚至有抵触心理乃至排斥,认为机器人是对其工作的威胁。

3.流程自动化价值挖掘不透彻。没有办法挖掘出自动化的全部价值,个人的参与意识不强,仍然会有一大部分人需要处在个人和任务的层面去开展工作。“

自下而上

自下而上型部署,可以是个人主动应用,也可由业务部门主导。无论是哪种情况,对于推动组织走向自动化道路都会起到关键作用。

RPA的价值依托于具体的业务场景,只有直击某一业务的“要害”,才能真正发挥RPA的作用与价值。然而业务通常具有壁垒性,需要由该部门的人来挖掘,才能找到业务与RPA的结合点。

所以,由部门人员(特别是负责人)主导的RPA项目,更有利于RPA在实际业务中的推进。而个人的主动应用,则能更好地提升员工对软件机器人与自动化的认同度。

01

策略优势

1.员工接受度高,推广RPA的阻碍较小。对于RPA机器人,员工选择主动拥抱,而非被动接受命令,个人参与意识强。让员工意识到他们才是从RPA中真正受益的人,这对于推动RPA的部署至关重要,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策略的优势所在。

2.覆盖业务点更细。员工自发应用RPA工具,会从自己的业务中主动挖掘痛点场景并解决,这会使RPA覆盖到意想不到的业务点。

3.提高工作满意度。个人任务被机器人自动完成,员工切实看到了工作效率的提升、时间的节省。这不仅是提高整体生产力的源泉,也是提高工作满意度的原因。

02

面临挑战

1.容易忽视明确的自动化愿景。将RPA视为一个传统的流程自动化工具,由IT或业务部门牵头,以零散的方式来部署,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战略。

2.不利于RPA的快速推进。个人试点,较为分散,缺乏统一的进度协调。“

自上而下+自下而上

选择何种模式部署RPA,应该根据每个企业的规模、经营状况、业务模式以及自身需求而定。

“自上而下”和“自下而上”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,两种方式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。

如何完美协调两种策略,从而减轻RPA部署的复杂程度,才是组织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。

 ?

如何通过构建COE协调两种策略

企业部署RPA的过程,往往也是组织自动化思维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。在此过程中,不仅需要帮助员工建立对于工作方式、工具转变的正确认知;管理层对自动化的推广手段,以及效果评估和激励手段也需要相应升级。

在项目初期,企业通常认为RPA是系统自动化项目,从而忽视了最终要把业务交付给数字员工来处理。成功的RPA是由业务为主导,与IT、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职能部门有着紧密合作关系的项目。

所以,在RPA部署初期,构建一个以业务为导向的跨职能、跨部门的RPA卓越中心(COE),对推动RPA的实施、最大化发挥数字员工能力都显得极为重要。

  • 对于全局:COE推动企业整体快速、持续、有效地理解自动化思维,充分利用自动化所激发的数据价值,实现高效运营决策。
  • 对于员工:COE的构建可以尽快帮助员工化解“机器取代人”的焦虑与误解,鼓励员工学习 RPA 技能,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工作幸福感。
  • 对于业务:COE可以稳步推进RPA技术在各项业务中的进展,发挥应有价值。

声明:
1.本内容作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RPA学习天地立场,RPA学习天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2.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如需转载和授权,请联系工作客服微信号。
3.如果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邮箱或工作客服微信号。
作者:RPA学习天地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rpa-learning.com/rpa-learning/2977